女性直腸出口梗阻性便秘多見于經產婦女,與婦科疾病尤其是宮頸炎、宮頸肥大密切相關。宮頸炎、宮頸肥大或子宮后多由于內生殖器炎癥、分娩、損傷、產后盆底及其它子宮支持組織復原不良所致。這時子宮體、子宮頸本身體積增大、重量增加,壓迫直腸前壁下段,使直腸腔狹窄或彎曲,此時人體直立狀態(tài)下作用于直腸前壁下段的策略增加,病人自覺排便困難、直腸重墜、腰骶酸困、堵塞感,排便次數增多,排便時腹壓較前明顯增加;又由于直腸前臂受壓彎曲,所受糞便作用的磨擦力增加;加之分娩時損傷盆內筋膜,肛提肌、恥骨直腸肌的前中線交叉纖維被撕裂,便薄弱的直腸陰道隔擴張變薄,在排便時直腸前壁受力作用較大,久而久之向前下擴張成囊袋狀(即直腸前突),直腸前壁下段地上方組織的承托力下降;排便習慣不良,直腸前壁下段薄弱處肌層被撕裂,所受糞便磨擦力增加,久之使該處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下降,發(fā)生直腸前壁粘膜內脫垂。
以上因此,使直腸前壁下段的力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即重力加腹壓加磨擦力大于組織的彈性回縮力加下方組織的承托力,出現出口梗阻便秘癥狀,病人試圖通過增加腹壓排空,加重梗阻狀況——直腸前突更加明顯,粘膜脫垂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宮頸炎、宮頸肥大、子宮后位等婦科疾病為直腸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始動因素和決定性因素。
直腸前突的各種修補手術,一方面校正了直腸的前膨出狀態(tài),排便的力學角度有所糾正,緩解了部分梗阻癥狀,但另一方面實際上也增加了對上方組織的承托力;直腸內脫垂的各種手術,解決了直腸粘膜冗長問題,也減輕了梗阻堵塞癥狀,但都沒有很好的處理宮體、宮頸后壓直腸這一根本問題,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我們認為對于直腸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診治,不可忽視宮體、宮頸的病變,應本末兼顧、標本同治,這樣才能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