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疾病從患病到治愈,都離不開康復;只不過有些疾病很輕微,康復過程不顯現(xiàn),而有些疾病很重,康復過程很漫長,而且需要一定的專業(yè)指導。比如腦卒中患者,我們經(jīng)常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有患者上肢緊貼上身,而同側下肢畫著圈向前行走,這就是典型的偏癱步態(tài)。所以很多中風患者命保住了,但留下了很明顯或很嚴重的后遺癥,造成殘疾,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此時來想康復,已經(jīng)失去了(zui)佳康復時間。所以,無論是醫(yī)務人員還是家屬,都應該具有康復意識,從患病的(zui)初就應該想到患者需要康復,需要回復功能。
偏癱是一個復雜的疾病,根據(jù)病情不同,嚴重程度不同,康復的手段也不同。對于輕者,患者本人有一定的意識,而且可以在別人的幫助下進行早期活動,達到康復目標。而重癥患者,由于患者早期較重,生命體征可能不是很平穩(wěn),醫(yī)生的注意力放在搶救生命,而家屬卻被這突如其來的的事件搞得不知所措,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患者的具體情況。所以,作為家屬或護理者,只要稍稍掌握一些康復知識,給予患者正確姿勢擺放,就能減少日后康復的難度。
對于完全性偏癱階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動活動,幫助病人功能鍛煉。動作應該輕柔,被動活動不要用力過度。每次全身鍛煉約15-30分鐘。每天數(shù)次。癱瘓肢體位置要適當,床上良姿位具體如下:①健側臥位:健側在下,患側在上?;颊哳^部墊枕,胸前放一枕頭,患肩前伸,患側肘關節(jié)伸展,腕、指關節(jié)伸展放在枕上。患側下肢髖、膝關節(jié)自然屈曲向前,放在身體前面另一枕上。健側肢體自然放置。 ②患側臥位:患側在下,健側在上,軀干稍向后旋轉,后背用枕頭支撐。患臂前伸,前臂外旋,將患肩拉出以避免受壓和后縮;手指張開,掌心向上?;纪润y關節(jié)略后伸,膝關節(jié)略屈曲,放置舒適位。健側上肢放在身上或后邊的枕頭上,避免放在身前,以免因帶動整個軀干向前而引起患側肩胛骨后縮。健腿屈髖、屈膝向前,腿下放一枕頭支撐?;紓扰P位可增加對患側的知覺刺激輸入,并使整個患側被拉長,從而減少痙攣。 ③仰臥位:易引起壓瘡及增強異常反射活動,應盡量少用。或與健側臥位、患側臥位交替使用。仰臥位時,患者頭部墊枕,患側肩胛下放一枕頭,使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與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開,整個上肢放在枕頭上。患側髖下放一枕頭,使髖向內旋位,患側臀部、大腿外側下放一枕頭,其長度要足以支撐整個大腿外側,以防下肢外旋。膝關節(jié)稍墊起使微屈并向內。足底不放任何東西,以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動。
醫(yī)院地址:燕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思菩蘭路燕達國際健康城 燕達醫(yī)院客服電話:400-898-1120
版權所有 河北燕達醫(yī)院 冀ICP備11006524號-2 廊公備13100001406 廊審批社會[2022]45013號 醫(yī)療廣告審查證明文號:廊醫(yī)廣240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