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我國進行過2次乙肝的流行病學調查,1992年我國調查結果顯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9.75%,由此推斷大約有1.2億人口攜帶表面抗原;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表面抗原的陽性率由1992年的9.75%下降到7.18%,一歲以內的嬰幼兒的感染率下降到0.96%,同比下降了26.36%。按本次調查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7.18%推算,我國仍然有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約9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例。
(一)乙肝的傳染源及傳播途徑: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及乙肝病毒攜帶者。
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
宮內感染:經胎盤傳播;產道感染;分娩后的感染主要是密切接觸,母乳喂養(yǎng)等方式傳播。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zui)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90年代開始進入計劃免疫。
2、血液體液傳播
血液中HBV含量很高,微量血液進入人體后就能感染。如:輸血、血制品、注射、手術、針刺、剃刀、共用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以感染。雖然對供學員進行篩選,但不能篩除表面抗原陰性的HBV攜帶者。隨著一次性衛(wèi)生用品的全面普及,醫(yī)源性傳播已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已經證實,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均含有乙肝病毒。因此也可以通過生活密切接觸傳播、體液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我們大家要有一個正確認識,一般的接觸是不會傳染的,比如說,同一辦公室工作,握手、同一餐桌就餐是不會傳染的。
(二)、解讀兩對半
乙肝的檢測指標“兩對半”,其檢測方法技術成熟,簡便易行,價格低廉,又具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能說明很多臨床問題,人們約定俗成地給這“兩對半”5項指標排了個隊,依次為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體)、HBeAg(乙肝e抗原)、抗—HBe(乙肝e抗體)、抗—HBc(乙肝核心抗體),然后老百姓又將、三、五項陽性(即HBsAg、HBeAg和抗-HBc)稱為大三陽,將、四、五項陽性(HBsAg、抗-HBe、抗—HBc)稱為小三陽。
“大三陽”的意義如何呢?我們就從這三項陽性指標來進行分析。首先是HBsAg陽性。一般提示體內有乙肝病毒存在,現(xiàn)在正被感染;HBeAg陽性是乙肝病毒的復制指標,提示乙肝病毒正在體內活躍復制,病毒含量較多,傳染性相對較強??箍埂狧Bc的陽性意義不大,只提示曾被乙肝病毒感染過,現(xiàn)在體內也許有病毒,也許沒有。所以綜合起來講,“大三陽”的含意是有肯定的乙肝病毒現(xiàn)癥感染,病毒正在活躍復制,病毒數(shù)量較多,傳染性相對較強。
應當指出的是, “大三陽”只能說明體內病毒的情況,而不能說明肝功能的情況,不能說明肝損害的嚴重程度。有人誤以為“大三陽”就是肝損害很重的意思,這是錯誤的。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只能通過化驗肝功能,作B超等檢查來確定,而與病毒指標的某一項或幾項陽性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單就E抗體陽性與E抗原相比,提示病毒復制較弱,傳染性弱,但是要根據(jù)HBV-DNA是否陽性來看有否傳染性。
(三)、乙肝病毒攜帶者能結婚生育嗎?
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先不要急于結婚,另一方經檢查如果無乙肝病毒感染,應注射乙肝疫苗。方法是三針:每次注射10微克,針注射后,間隔一個月再注射第二針,第六個月時注射第三針,也稱0、1、6個月分乙肝病毒攜帶者別注射,注射結束后化驗乙肝兩對半,如果產生表面抗體了可以結婚。如果未產生表面抗體說明免疫失敗,應重新注射。
通過注射手段,來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乙肝病毒攜帶者也能生一個健康的寶寶。但是應當注意: 如果女方肝功能不正常的話,(zui)好選擇暫不要孩子,否則孕婦肝臟負擔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現(xiàn)在人們非常注重優(yōu)生優(yōu)育。對于夫妻一方或雙方患有肝炎的人來說,他們都忌諱談到下一代,因為生怕把乙肝病毒傳播給下一代,很多人婚后拖了好幾年也不敢要孩子。實際上只要嚴格按照醫(yī)學程序操作,嬰兒被垂直傳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非常低。
由于乙肝病毒可通過母嬰傳染,如果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且不做任何防范措施的話,嬰兒被傳染的可能性小。
目前可以采取的辦法是:給孕婦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和給嬰兒接種乙肝疫苗的方法阻斷乙肝病毒傳播是非??尚械囊豁棿胧?,而且已實施了幾年,有成功的經驗。如果孕婦是小三陽,則其懷孕第7、8、9月各注射一針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孕婦是大三陽,則從懷孕第4個月開始,每月注射一針此藥。嬰兒出生24小時內和15~30天內各注射一針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此外,在嬰兒出生24小時內、1個月、6個月時各接種一次乙肝疫苗。如果按上述步驟操作的話,則嬰兒感染乙肝病毒的阻斷率為93%~97%。
有關專家認為“乙肝夫婦”(zui)關鍵的是孕前到醫(yī)院做系統(tǒng)檢查,尤其是肝功能,如果女方肝功能不正常的話,(zui)好選擇暫不要孩子,否則孕婦肝臟負擔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等肝功能恢復正常或經抗病毒治療結束后再要一個健康的寶寶。
(四)乙肝的父嬰傳播
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確實潛伏有乙肝病毒,受孕時,精子和卵子結合,帶有乙肝病毒的精子很可能和、將病毒基因遺傳給后代,以致乙肝病毒長期攜帶,甚至終身。
但是這種父嬰垂直的傳播幾率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真的發(fā)生這種垂直傳播,嬰兒感染乙肝是無法避免的。就算在嬰兒出生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進行阻斷也沒用。
大多乙肝父嬰傳播都是在后天密切接觸傳播的,雖然生活接觸傳播乙肝的途徑很小,但是由于以前乙肝疫苗不普及,加上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差,大家對乙肝的知識認知較少,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不完善,所以還是能夠進行傳播的。 乙肝父嬰傳播的幾率非常小。
(五)乙肝患者如何選擇抗病毒藥物?
乙肝的抗病毒治療和糖尿病的治療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與乙肝病毒復制模板密切相關。乙肝病毒是有病毒模板的,它的復制過程是以幾何倍數(shù)遞增的,我們用抗病毒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降低轉氨酶、減緩慢性化進程、癌前阻斷,提高生命質量和生存質量。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藥物,經過國內外大量的科研實驗證明的,有明確抗病毒效果的只有兩大類藥,一類是核苷類、核苷酸類藥物,另一類藥是干擾素類,干擾素有短效干擾素和長效干擾素兩類。必須在感染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共《局委熞彩怯幸欢ǖ臉藴实?,所以每個病人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和經濟條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與您共同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較好。
當您決定選擇抗病毒藥物之前,需要檢查肝功能,乙肝六項定性、乙肝病毒DNA定量、B超、五分類血細胞分析,有條件的可以做一個基因分型和乙肝五項定量,待結果出來后再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案。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會對您全程跟蹤指導并記錄每次的治療效果的。每個月要復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B超、血細胞分析,根據(jù)以上化驗情況,醫(yī)生來決定您的治療方案是否有變動。如果治療效果好,病毒載量下降較快,血細胞分析正常,您就可以改成三個月復查一次DNA定量和B超檢查了。我們衷心地祝愿您早日康復,與您同享健康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