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燕達醫(yī)院腫瘤科收治了兩例縱隔腫瘤患者,分別實施了CT引導下經皮腫物穿刺活檢,該技術的開展標志著我院腫瘤穿刺診療技術趨于成熟。
病例一:
57歲的李阿姨(化名),于1個月前出現聲音嘶啞,家屬帶著她來到燕達醫(yī)院就診,頸胸部增強CT檢查提示:右前上縱隔富血供軟組織密度腫塊,惡性可能性大,包繞右側鎖骨下動脈,不均勻持續(xù)強化,氣管受壓向左側移位。(如圖1)
李阿姨縱隔腫物融合成團,包繞右鎖骨下動脈生長,與縱隔重要血管分界不清,氣管受壓。經過討論研究,腫瘤科為李阿姨安排了CT引導下經皮縱隔腫物穿刺活檢術,術者提前閱讀了患者胸部增強CT,精心設計穿刺路線,選擇俯臥位,后入路避開重要血管,確定穿刺針進針角度路徑,成功獲取患者病灶標本,為后續(xù)治療發(fā)揮關鍵性指導作用。(如圖2)
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出血、氣胸、胸膜反應等并發(fā)癥,安返病房。幾天后,病理結果明確診斷為縱隔鱗癌,李阿姨后續(xù)將接受內科抗腫瘤治療。
病例二:
70歲的楊大爺(化名),因聲音嘶啞、刺激性咳嗽2月來燕達醫(yī)院就診,胸部增強CT提示:右肺上葉含血供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1.5cm*1.0cm),伴縱膈淋巴結腫大,考慮惡性。(如圖3)
楊大爺右肺上葉周圍實性病變1.5cm,縱隔融合腫大淋巴結,范圍約3.0cm*4.5cm。腫瘤科考慮楊大爺的肺部病灶小,活動度大,穿刺取標本組織量少,術者精心設計穿刺活檢計劃,選擇俯臥位,經皮后入路成功穿刺取完整標本2條組織送病理。(如圖4),最終明確病理診斷為肺低分化腺癌縱隔轉移。
技術科普:
經皮腫物穿刺活檢是腫瘤微創(chuàng)介入診療常用操作技術,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已廣泛應用臨床多年,是周圍型肺癌、氣管鏡無法到達的腫塊重要的病理檢查手段,具有定位準確、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其是獲取腫瘤組織標本,明確病理診斷、提供靶向、免疫治療的重要檢查手段。、
但是,縱隔病變依然是穿刺活檢的“高危地帶”,縱隔及肺中央型病變因位置深,重要血管分布豐富,穿刺風險高,縱隔病變支氣管鏡檢查通常獲取滿意標本困難,胸腔鏡及開胸活檢創(chuàng)傷大、風險高,而 CT引導下經皮縱隔腫物穿刺活檢對患者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但因其操作技術難度高,僅部分三級醫(yī)院能夠開展。
燕達醫(yī)院腫瘤科是京東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設備先進、專家技術力量雄厚的綜合科室,開展精準放療技術,各部位實體腫物穿刺活檢、惡性腫瘤化學治療、放射性粒子置入、消融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
腫瘤科劉亞寧供稿、融媒體處編輯
2022年11月(燕宣18/總第1305)